主辦機構 / 推薦機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文化節目組
今天的絲竹樂與吹打樂被視為音樂形式,是建構現代中國器樂管弦樂的主要元素。在優美音樂形式背後,絲竹與吹打承載著深遠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和文化意義,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源。香港向以南北薈萃見稱,戰前先有廣東大戲粵樂名家以香港為根據地,創作小曲,錄製唱片,發行曲譜。戰後南來音樂名師眾多,先後參與電影配樂,歌曲創作,教學等工作,豐富了本地絲竹管弦之聲,經唱片錄音,電影媒體傳播,雁過得以留聲,播下薪火,令中華樂韻得以普及大眾。香港一向新舊包容,多元兼蓄,正是這座城市魅力之所在。
講者:何耿明、陳子晉
2024年6月5日 (三)
第一講:琵琶原話
嘉賓講者:馮通
琵琶大師呂培原五十年代移居香港,從事電影配樂,唱片錄音,教授琵琶,啟迪者眾。呂氏可說是在香港播絲竹國樂薪苗的第一代人,七十年代呂氏定居美國後仍在彼邦發揚國樂至今,門生遍全球。馮通會與大家分享少年時追隨呂氏學習的點滴和感受,閒談琵琶音韻之樂趣。
2024年6月19日(三)
第二講:德藝南北
嘉賓講者:古星輝
胡琴大師湯良德於七十年代定居香港,致力香港中樂普及教育,又為中樂在香港建制,受惠者眾。古星輝乃湯氏入室弟子,會為大家憶述青少年時得恩師傳授胡琴藝術之道;以及分享個人學習南北胡琴技藝的心得。
2024年6月26日 (三)
第三講:粟廬明韻
嘉賓講者:蘇思棣、張麗真
古語有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肉」指的是人聲唱曲。崑曲源遠流長,腔調細緻講究,聲韻抑揚優雅,深受文士們喜愛。笛子是伴奏崑曲的主要樂器,崑曲與笛子,就似牡丹與綠葉,不可分割。今次難得同時邀請到蘇思棣和張麗真,講解崑曲《粟廬曲譜》有關唱腔的記載,笛子伴奏的關鍵,及一同欣賞崑曲與絲竹的雅趣。
2024年7月3日 (三)
第四講:中樂留聲
嘉賓講者:鄭偉滔、江國平
音樂過去主要靠唱片傳播,特別邀請香港音樂唱片界鄭偉滔和江國平,分享他們投身唱片事業的經過與追求,講述香港中樂唱片發行的歷史興衰,以及唱片對本地以至中國文化的影響。
2024年7月17日 (三)
第五講:家學師傳
嘉賓講者:高潤鴻
承襲祖傳音樂技藝者,今天已是鳳毛麟角。誠意邀來在香港已經四代相傳的高潤鴻,精通粵劇拍和絲竹吹打,可謂文武雙全。高師傅會與大家分享在粵劇和道教正一音樂學藝路上之經歷,以及在傳統技藝的傳承上,口傳身授的重要性。
2024年7月24日 (三)
第六講:潮州吹打
嘉賓講者:劉福光、劉長江
潮州絲竹音樂與大鑼鼓歷史悠久,享負盛名,榮幸邀請到劉福光和劉長江,向大家介紹香港的潮州社團在傳統習俗慶典節日中,應用鑼鼓吹打助慶的陣容和意義。
購票:https://www.urbtix.hk/event-detail/11584/
粵語主講、不設劃位、每場講座長約1小時30分鐘。
本節目內容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主辦機構有權更改講座內容及更換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