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真諦

作者: nickname-smc-801075 最後更新: 08/11/2019

什麼是學的真諦?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意思是年輕時學習是為了夢想和工作;成年時學習是為了進步和事業有成,增值自己的;年老時學習是為了補充心中的好奇心,探索世界的知識,然後慢慢回味,自樂其中。因此人生無論到了那一個階段,都要努力學習。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清朝文學家張潮」學的真諦不只是在課室和書中知識的,更是放眼整個世界,重視生活體驗的。


在中國明朝的醫學家李時珍,其編着的本草書籍《本草綱目》,對後世的醫學研究及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明朝當時的本草書籍良莠不齊,有些相似的藥材被混淆了藥性,甚至毒藥當作為久服延年的良藥。


李時珍遠涉深山曠野,攀山涉水地收集藥物標本,仔細地觀察植物的外表,甚至親自試藥。遇到困難和植物的問題,李時珍還會虛心地請教當地的農民、中醫等收集有關植物的特徵。他多次到山上採藥,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等地,最後編成了《本草綱目》。清朝趙學敏就著《本草綱目》,記述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仙麓之華」,反映出李時珍當時四方探訪、遊歷各國的情況。透過李時珍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學習不但是在書本中的,更可以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放眼世界不同之處。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該書綜合了科學技術,當中包括農業和生產技術,一直沿用至近代。《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的工藝百科全書」,指出了耕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和火藥、兵器、榨油等生產技術,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常和好友在風景名勝郊遊,細心地觀察農業生產和整合才可以編著這一本書,把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生產以書流傳下去。


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有良好的態度和方法。在胡適《治學的方法》一文中,胡適提及學習要有博大的準備,才能獲得廣博精深的基礎,及學習的態度要以勤、慎、虛來學習知識。只要我們勤奮學習,做事小心,虛心請教便可以有學問。


其次,荀子《勸學》一文中提及學習的精神是要專一、堅持和不斷累積,積善成德,可使智慧清明,具備聖人修養。由此可見,只要學習有良好的態度才可取得學問。


由古推今,生活中的經歷也可以令我們成長。例如在平日我們可以做義工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旅行、露營、出外工作,也可以令我們成長。


在不久之前,我參加了上門探訪長者的義工服務。在探訪的過程中,我看到獨居長者的難處和孤獨。婆婆對我們說她平日會到公園曬太陽、和其他長者聊天,但因為天氣開始冷了,她的膝蓋會開始疼痛,令她無法走動。她平時獨自在家走動,沒有家人陪伴她,自己又不懂文字,因此在看書和看電視都有困難。婆婆還對我們說這是我們不和她聊天,只是陪她坐一坐,她也會很開心。而且我們也聽說老師說有很多老人家知道我們要去探訪,他們便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收拾房子,打掃客廳,甚至因害怕睡午覺會錯過我們的探訪,所以便在家裏百無聊賴地等了三個小時。在這一天裏,我明白獨居老人獨自在家的孤獨和平日的難處,原來長者並非我想像中的難以相處,反之他們都很友善和健談,渴望別人的陪伴。


經過這一次探訪,我發現在書中閱讀獨居老人的困難,並不是完全地能夠理解他們的孤獨。我心中的體會和感受是課堂帶不到給我的。探訪後,我才真正地明白他們對生活的悲傷、無奈和掙扎。


有人說在課室和書中知識,由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便已經可以了解各地知識文化,了解到不同的人生道理。故學的真諦不需要重視生活體驗,只需要在課室努力學習。但我不同意。在明朝宋應星在應試時有感「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着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


在埋首書中學習,我們未必明白生命中的體會。但當我們放眼世界,有不同的生活體驗,便可以見識博見,明白了很多不同的人生道理,得到知識的寶藏。


這才是學的真諦。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