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作者:魯迅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744242
魯迅先生的鐵屋、吶喊和荒原
最後更新: 06/05/2019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這是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的節錄,也帶出了「鐵屋」、「吶喊」和「荒原」三個創作重點。
「吶喊」——意思是用力地大聲呼喊。這個詞語給我的第一感覺,有一個人在荒野中,他身後有一間滿是人的「鐵屋」,那人在「鐵屋」前呼喊着,他用盡全力地哀求着。彷彿是他一生的請求,嘶啞的聲音穿過了喉嚨,為「吶喊」這個詞語添上一絲悲壯的情感。
看著「吶喊」這個詞語,你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挪威畫家孟克的畫作嗎?那幅畫名叫《吶喊》,那是一幅挪威畫家孟克的畫作。是一幅用色陰沉,令人感到極度絕望的畫。畫中的人用力捂住雙耳,尖叫着,身子彎曲,雙目空洞無神,皮膚蠟黃。身後的二人站在遙遠的橋端,似是看着這個在「吶喊」的人,又好像是看着這個日暮西沉的海。無力感油然而生,這幅畫和魯迅先生的作品《吶喊》,有不謀而合之處。
《吶喊》是魯迅先生集合眾多作品所得的總結,是他一本短篇小說集。當中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作品,而我認為《狂人日記》最能展現出魯迅先生的「鐵屋」、「吶喊」和「荒原」這三個比喻。「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周樹人(魯迅),《狂人日記》p.15。《狂人日記》的是一個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的視覺所寫的日記,主角妄想着周邊的人都對他不懷好意,對他而言,周圍的人都覷視他這塊肉,他們都是背後吃人不吐骨的魔鬼。他把所有人們對他的好,都解讀成他們在密謀着,日記的最後就是主角「痊癒」了。
遙遠的思緒飄出了大腦,形成了雲霞。我望着雲霞在發愷。《狂人日記》乍看是被害妄想症的患者所寫的瘋言瘋語,當中的吃人和被吃非常荒唐。都在這個文明這麼發達的年代,又不是在鬧饑荒,哪會有什麼吃人和被吃的事情呢?然而,《狂人日記》卻給我們傳遞了很重要的信息。趙貴翁、陳老土五以及大哥等人,他們都是那些身處在「鐵屋」的人。《狂人日記》背景是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魯迅先生立志要改變當時人們的思想,於是決心提倡文藝運動。但是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告終。
我看著雲霞,回想到《狂人日記》。主角認為眾人皆醉他獨醒,於是他用盡全力地 「吶喊」,企圖叫醒周圍的人,吸引他人理解自己的行為,並舉出各種證據證明這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如其說那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倒不如說那裏是魯迅先生形容的「鐵屋」?故事中的「正常人」正是「鐵屋」比喻中熟睡的人。這裏的「鐵屋」是指當時的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魯迅先生把受封建制度下所控制的人比喻成在「鐵屋」中熟睡的人。魯迅曾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神。」——《吶喊》自序,周樹人(魯迅)。「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魯迅,《狂人日記》p.22)處於這個迂腐年代的魯迅先生決心棄醫從文,希望藉着文學作品改變當時人們被封建制度所荼毒的思想,而此拯救中國。 在《狂人日記》中的主角,他瘋狂的舉動。正是在「吶喊」着,他希望讓這群人清醒起來,當中也在「吶喊」的過程宣示著自己悲憤的心情。「吶喊」的過程,讓他感到十分無助,同時也非常寂寞,這種不被人理解的感覺,還反被世人當作瘋子,婉如魯迅先生「荒原」的這個比喻「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吶喊》自序,魯迅)。主角想要叫醒身邊最為親近的人,拼命地呼喊着,人們卻把他當瘋子。這種孤獨又無助的感覺,不正符合魯迅先生「荒原」的這個比喻嗎?雖然在常理來說,精神疾病患者的瘋癲言語大多不可信,在文學作品中,卻耐人尋味。
於我而言,總有些時候,有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吶喊》自序,魯迅)的感覺,這種無助感,深深地埋在記憶的深處,那是由於我喚醒了「鐵屋」的人。有人曾經說過,揭露真相的人都需要付出代價。我叫醒了那些在「鐵屋」中熟睡的人們,不久後他們將要悶死。我叫醒幾個在熟睡的人,清醒的他們卻不能避免死亡,臨死前還要受到死神的精神威脅。如果他們難逃一死的話,為何還要叫醒他們呢?讓他們安安心心的死,不好麼?叫醒他們,使他們感到危機,叫醒熟睡的人的那個擾亂者,我永遠受到良心的責備,原因是不讓將死之人痛快死去,還要多此一舉,庸人自擾,這些的全部都是揭露真相的代價。
那麼,為什麼還要揭露真相呢?乃是因為這句「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吶喊》自序,周樹人(魯迅)。因為那一絲微小的希望火花,支撐着我的信念,即使已經到了只有「吶喊」才能發泄自己悲憤的地步,把自己的不甘和委屈都盡情宣泄出來。過後,總會燃起一團火。火花是希望的象徵。無論肩負了多少的罪和惡,我也要咬緊牙關叫醒那些在熟睡的人們。
我想在「荒原」的「鐵屋」前「吶喊」着,直到「鐵屋」的人們全醒了,破屋而出。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想通過文藝運動喚醒在「鐵屋」中昏睡的中國人,他們被封建禮教控制,故《吶喊》反映出作者的革命精神,描述在辛亥革命至五四運動中國人的封建生活,作者改革歪風的渴望,他渴望中國人振作起來,他渴望中國人放棄舊封建思想,他渴望新中國的出現!
「吶喊」——意思是用力地大聲呼喊。這個詞語給我的第一感覺,有一個人在荒野中,他身後有一間滿是人的「鐵屋」,那人在「鐵屋」前呼喊着,他用盡全力地哀求着。彷彿是他一生的請求,嘶啞的聲音穿過了喉嚨,為「吶喊」這個詞語添上一絲悲壯的情感。
看著「吶喊」這個詞語,你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挪威畫家孟克的畫作嗎?那幅畫名叫《吶喊》,那是一幅挪威畫家孟克的畫作。是一幅用色陰沉,令人感到極度絕望的畫。畫中的人用力捂住雙耳,尖叫着,身子彎曲,雙目空洞無神,皮膚蠟黃。身後的二人站在遙遠的橋端,似是看着這個在「吶喊」的人,又好像是看着這個日暮西沉的海。無力感油然而生,這幅畫和魯迅先生的作品《吶喊》,有不謀而合之處。
《吶喊》是魯迅先生集合眾多作品所得的總結,是他一本短篇小說集。當中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作品,而我認為《狂人日記》最能展現出魯迅先生的「鐵屋」、「吶喊」和「荒原」這三個比喻。「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周樹人(魯迅),《狂人日記》p.15。《狂人日記》的是一個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的視覺所寫的日記,主角妄想着周邊的人都對他不懷好意,對他而言,周圍的人都覷視他這塊肉,他們都是背後吃人不吐骨的魔鬼。他把所有人們對他的好,都解讀成他們在密謀着,日記的最後就是主角「痊癒」了。
遙遠的思緒飄出了大腦,形成了雲霞。我望着雲霞在發愷。《狂人日記》乍看是被害妄想症的患者所寫的瘋言瘋語,當中的吃人和被吃非常荒唐。都在這個文明這麼發達的年代,又不是在鬧饑荒,哪會有什麼吃人和被吃的事情呢?然而,《狂人日記》卻給我們傳遞了很重要的信息。趙貴翁、陳老土五以及大哥等人,他們都是那些身處在「鐵屋」的人。《狂人日記》背景是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魯迅先生立志要改變當時人們的思想,於是決心提倡文藝運動。但是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告終。
我看著雲霞,回想到《狂人日記》。主角認為眾人皆醉他獨醒,於是他用盡全力地 「吶喊」,企圖叫醒周圍的人,吸引他人理解自己的行為,並舉出各種證據證明這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如其說那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倒不如說那裏是魯迅先生形容的「鐵屋」?故事中的「正常人」正是「鐵屋」比喻中熟睡的人。這裏的「鐵屋」是指當時的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魯迅先生把受封建制度下所控制的人比喻成在「鐵屋」中熟睡的人。魯迅曾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神。」——《吶喊》自序,周樹人(魯迅)。「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魯迅,《狂人日記》p.22)處於這個迂腐年代的魯迅先生決心棄醫從文,希望藉着文學作品改變當時人們被封建制度所荼毒的思想,而此拯救中國。 在《狂人日記》中的主角,他瘋狂的舉動。正是在「吶喊」着,他希望讓這群人清醒起來,當中也在「吶喊」的過程宣示著自己悲憤的心情。「吶喊」的過程,讓他感到十分無助,同時也非常寂寞,這種不被人理解的感覺,還反被世人當作瘋子,婉如魯迅先生「荒原」的這個比喻「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吶喊》自序,魯迅)。主角想要叫醒身邊最為親近的人,拼命地呼喊着,人們卻把他當瘋子。這種孤獨又無助的感覺,不正符合魯迅先生「荒原」的這個比喻嗎?雖然在常理來說,精神疾病患者的瘋癲言語大多不可信,在文學作品中,卻耐人尋味。
於我而言,總有些時候,有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吶喊》自序,魯迅)的感覺,這種無助感,深深地埋在記憶的深處,那是由於我喚醒了「鐵屋」的人。有人曾經說過,揭露真相的人都需要付出代價。我叫醒了那些在「鐵屋」中熟睡的人們,不久後他們將要悶死。我叫醒幾個在熟睡的人,清醒的他們卻不能避免死亡,臨死前還要受到死神的精神威脅。如果他們難逃一死的話,為何還要叫醒他們呢?讓他們安安心心的死,不好麼?叫醒他們,使他們感到危機,叫醒熟睡的人的那個擾亂者,我永遠受到良心的責備,原因是不讓將死之人痛快死去,還要多此一舉,庸人自擾,這些的全部都是揭露真相的代價。
那麼,為什麼還要揭露真相呢?乃是因為這句「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吶喊》自序,周樹人(魯迅)。因為那一絲微小的希望火花,支撐着我的信念,即使已經到了只有「吶喊」才能發泄自己悲憤的地步,把自己的不甘和委屈都盡情宣泄出來。過後,總會燃起一團火。火花是希望的象徵。無論肩負了多少的罪和惡,我也要咬緊牙關叫醒那些在熟睡的人們。
我想在「荒原」的「鐵屋」前「吶喊」着,直到「鐵屋」的人們全醒了,破屋而出。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想通過文藝運動喚醒在「鐵屋」中昏睡的中國人,他們被封建禮教控制,故《吶喊》反映出作者的革命精神,描述在辛亥革命至五四運動中國人的封建生活,作者改革歪風的渴望,他渴望中國人振作起來,他渴望中國人放棄舊封建思想,他渴望新中國的出現!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