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作者:吳晗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8931927
朱元璋
最後更新: 30/05/2022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對於這個人物,外界對他褒貶不一,而我認為他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人。
首先,朱元璋實施措施的手段雷厲風行,極度專制,偏向於權力的集中。在朱元璋登基後,因種種顧慮便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的措施。為了權力的集中,明太祖罷絀了一直就舊有延續下來的中書省和丞相一職,也提升了六部的地位,而這六部又直屬於皇帝統領。簡單來說,便是皇帝廢除與六部之間溝通的職權,尤其自身直領六部,不存在丞相偏私枉法,貪污受賄之況,也形成了皇帝獨裁專權的挶面。而朱元璋的性格絕說不上和善,甚至可稱得上心狠手辣,也較容易猜忌臣民。明太祖登基後,一直憂心於開國功臣的全高地位重,例如:他認為劉基、李善長等人會容易謀反,威脅他的君主地位。於是一開始先是折辱大臣以提高自己的君主地位,例如:要臣子以跪對方式覲見明太祖,若稍有忤逆之意,便會嚴加處刑,甚至有大臣被當眾打死。再後,明太祖更是為廢除丞相,借胡惟庸一案,牽連共殺了有三萬多人,也藉此機會剷除了很多功臣,足以見出朱元璋為達成目的的殺伐果斷。明太祖也基於他出身的原因,較容易對旁人產生猜忌。每每一些書籍文案裡有提到關於較為禁忌的詞眼,便會被誤認為是在暗諷其出身,一不小心便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於明朝變大興了文字獄,也專門設立了錦衣衛組織來監視臣民。此等舉動都源自於朱元璋對其自身這不自信,甚至於自卑,才令他要以極端強硬的手法來確保旁人不會對其有所言語,有間接證明了他的善忌與專權。
可若全以暴虐姿睢來形容朱元璋卻也不盡然。從朱元璋年輕尚未登機時,可見得其有仁有義的英雄本色。當時朱元璋從外地雲遊化緣歸來,正值紅軍與元軍對峙之時。與當時的情況,若不趕緊選擇陣型,怕是到時自身都難保。一番思索後,一是源於好友來信,二便是其心中的底線便是不能與外族為營,想著怎麼也不能加入元軍,便去投靠了紅軍。放那時候看,這真是一個難以抉擇的事情。一方面是仁義道德,另一方面是強大的兵力,若是稍有錯誤便沒有如今明朝的歷史了。可就在這麼為難之際,面對強大的敵手,他還是選擇堅持心中的道德底線。在投靠紅軍後,又多次帶領士兵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贏得勝利,又因其性格仗義豪爽,營里的兄弟們大多都聽命於朱元璋,也以至於後沒多少便走上了領將的地位。而朱元璋也有著一身源自於其實力做靠山的霸氣,所作的詩句也能見其氣勢蓬勃,霸氣側漏,如「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憑嘵嘵問姓名。」(《不惹庵示僧》,朱元璋)。此詩是朱元璋有一次打勝仗後在某地借宿,別人問其來歷時便作下了此一首。而從朱元璋慢慢發展到明太祖的轉變過程中,仍能見得朱元璋的一身俠義之氣以及驍勇善戰,是忠於國家更忠於自己。
朱元璋生出如此複雜的性格,也源於他的出生背景也頗為曲折。先是家庭微寒,後是父母雙亡人口凋零,被走投無路也當過和尚,化過緣。以普通人的身份一步一階梯的爬上至高無上的皇帝之座,途中見識過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也讓他的性格上有多條分歧。害怕旁人說道他的出生並非來自名門望族,旁人岐異的目光與自身的自卑,醞釀出了後來手段果決的明太祖。可朱元璋也有勇有謀,具長遠目光,絕不甘心於只做塵泥,等待著一鳴驚人。正由於其經歷的坎坷,朱元璋此人也不是一詞一文可概括的,需人自身去細細品味。
也可說得是「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咏竹》,朱元璋)。望盡前生難,卻也擋不住其傲氣仍存,便是明太祖的一生。以上朱元璋的介紹是來自《朱元璋傳》這本人物傳記。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