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閱讀心得

作者: dgs-211215 最後更新: 18/08/2023

在生活中,難免會因為「溝通」而產生不同的「誤會」。


《親愛的安德烈》是作者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往來的 36 封書信的結集。由於安德烈在德國留學,而龍應台則在台灣當公務員,兩母子見面的時間甚少。因此,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來重新「認識」彼此。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形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時間和心靈。


在這36封書信中,兩人交談的範圍廣泛,有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東西方文化差異等等。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因此,他們對事物的想法都有明顯的不同,在過程中,難免會因意見不合而產生爭執。但通過每一封書信,就能發現兒子對母親開始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母親也逐漸地認識自己的兒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封書信,《18歲那一年》。「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 不認識。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父母愛子女是理所當然的,但父母是否理解自己的子女?子女是否有給予機會父母了解自己?正正因為是家人,溝通是再重要不過的。其實,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隔閡,只要互相踏出一步,細心聆聽對方的心聲,和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能夠解決。就好像作者龍應台通過這36封書信「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而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