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羅生門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nwc-752790 最後更新: 15/07/2024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十分有趣,而他的作品有一部份是取材於古籍,再加上自己創意,成為一部部著作,在故事中亦帶着不同的含義,引發思考。而羅生門就是參考了今昔物語中的羅城門第十八卷。這部作品把人性自私的醜態展露無疑,劇情看似離奇,卻處處反映着社會的現象。

故事的開端就是從僕人在羅生門下躲雨開始,而羅生門的環境十分恐佈,門外不但空無一人,而且白天時還有一大群的烏鴉啄食羅城門上的死人肉,不過今日天息已晚,烏鴉也不見縱影。

突然雨停了,本應回家的僕人,因為被主人解僱,而無處容身同時也空着肚子。能不能活得過明天都成了問題,在這樣的情况,僕人心中有了做盜賊的念頭,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不過人之初,性本善。雖然有做盗賊的想法,卻沒有做的勇氣。

天息已暗,僕人為了找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便從羅城門樓梯中走了上去,這裏非常寧靜,但在安静的環境下帶有一絲恐佈,因為這裏可說是毫無生氣,只有死人,但僕人爬了兩三階樓梯後發現了一位老婆婆,在拔死人的頭髮,當這位婆婆看到僕人後,立即逃跑,而作者馬上跟了上去,並抓住老婆婆的手,此處芥川龍之介有刻意描寫老婆婆的「手臂瘦得如雞腳般,只剩皮包骨」,看來也跟樸人一樣走頭無路了,回到故事中,老婆婆拔下的假髮,然後老婆婆的一番話震撼了我,「我不認為自己做的事可惡,因為不做就會餓死,我相信她也不會計較吧」,僕人聽完老婆婆的一番話,對是否做盗賊似乎有了定奪,他很快扒掉了老婆婆的衣服,說了一句「你不會恨我吧,因為不這樣做,就會餓死。」然後,一腳把老婆婆踢倒在屍堆上,自己帶着搶來的衣服跑走了,當老婆婆起來查看時,僕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縱。

自私就好像人揮之不去的陰影一樣,即使有多少次雪中送碳,捨己為人,都無法抹去人性擁有自私罪名,但人真的生来就是自私的嗎?羅生門中的僕人早已給出了答案,他心中想着偷竊,卻沒有做的勇氣,正如孟子的性善論一樣,人生是善良的,有惻隱之心,只不過是在人生的遙遠路途上違背初心而已。

在現代社會中,地位和金錢都誘惑着人變得自私,貪污和行賭就是最有力的證明,甚至陷害他人,使自己獲利,但我相信初心總會戰勝誘惑,黎明終會戰勝黑暗。不論如何,這是一個自私的時代,為求目的不擇手段,也是一個利他的時代,德蘭修女奉獻自己一生去服務他人。即使白昼已盡,鳥兒不再唱歌,風也停止吹動,黑暗亦開始籠罩着大地。但總會有人推倒利己主義,放下貪婪,與他人一起享用地球给予的資源。

我知道人生的路途遙遠,但縱使路途未完就已經糧食已空,衣裳已破損,全身積滿了累累風塵,也不會忘記初心,會像旅者一樣繼續向前。
作者簡介
nickname-nwc-752790
nickname-nwc-752790

人生,總會經歷風風雨雨。 有人畏難,止步不前;也有人不懼,風雨兼程。 要做強者,就必須像海燕一般不懼暴風雨,像臘梅一樣凌寒獨自開。 當你變得堅強勇毅,無所畏懼,就可以歷經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拂面。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