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什麼是「引導式教育」?

作者: 香港耀能協會(前稱:香港痙攣協會)
最後更新: 08/07/2013

特殊學校老師面對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除掌握一般性的教育理論外,更須掌握一些較專門的特殊教育知識。以教導患有大腦痳痺的兒童為例,老師除了應付他們的學習需要外,更要顧及他們的體能發展,為此,香港痙攣協會於七十年代開始引入專為神經系統受損兒童設計的教育模式─「引導式教育」。現在「引導式教育」已普遍運用於本港身體弱能和嚴重智障學校中。

 

什麼是「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

「引導式教育」發源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市。一九四五年彼圖教授(Professor Andras Peto)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市創立彼圖學院,提倡引導式教育。他融匯了他個人對神經學、心理學、教育及復康的廣泛知識,以神經系統受損人士或動作機能失調者為對象,將教育與治療結合成一個整合的訓練系統,並以培育傷殘人士的健全人格及全面成長為依歸。

到七十年代,香港痙攣協會開始把「引導式教育」從英國引進香港。時至今日,該會已建立了一套更切合於香港情況,具有香港特式的引導式教育體系,並把其理念和施行方法推廣至該會所有特殊幼兒中心、特殊學校、庇護工場及宿舍之中。

現時,香港大部份身體弱能學校和嚴重智障學校都把「引導式教育」注入學校的教育理念中。

 

「引導式教育」有什麼信念?

人類與生俱來有種種的意欲和創造力,例如想明白週遭事物、表達自我、與人溝通、創造新意等等。這是人類的特質,會隨著成長慢慢建立起來。人類又需要依靠一些特別的功能性技巧去應付環境的挑戰,包括用語言作溝通、用雙腳步行和用雙手作精細操作。此外人還需要建立解難和類推的能力,以解決生活上種種問題。人類的意欲和需要引發了人的學習動機。

一個神經系統受損的孩子,由於部份腦細胞損壞,影響了功能性技巧及解難和類推能力的發展,不過天生的特質仍然存在。引導式教育相信兒童的學習過程都是一樣,神經系統受損的孩子跟普通孩子沒有分別,兩者都是為了要滿足個人的需要和環境的要求,令他們產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因此,教育是要設立一個適切的學習環境,讓神經系統受損的孩子能在有組織的環境中發揮天生的特質,產生學習的意向和動機,處理自身因功能性技巧障礙帶來的種種困難,建立解難和類推能力,重建功能性技巧,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從成功的經驗中建立自信,發展健全人格,為融入社會作好準備。

 

「引導式教育」有什麼基本原則?

1. 以學童需要為中心

教導者應以孩子的需要為依歸,隨著成長階段,有不同的教導重點。

 

2. 教育與治療整合

基於心智合一的理念,學校教育應整合教育與治療,全面照顧孩子在認知、體能、社交、溝通、情緒及自理等各方面的發展,幫助學童健全成長。

 

3. 全面認識學童需要

教導孩子的教職員應對學童有全面的認識,彼此以共同的目標,相同的態度和方法教導孩子,對他們有一致的期望和要求。

 

4. 教育以生活為基礎

學校教育除了知識和技能外,通過教材和學習活動的編排,為學童提供合適的情境,使他們有機會在生活環境中實踐。

 

5. 貫徹整日的生活日程

教學的編排應貫徹整日生活流程,使學校生活的每個時刻都是學童的學習機會,並鼓勵學童將這種意識延續一生。

 

6. 動態的學習

人的技能不單是從反覆的練習中建立,而是鼓勵孩子思考,從有目標、有成功感的活動中學習。

 

7. 誘發學習動機

  • 利用環境設施提供學習和實踐知識技能的機會。

  • 利用小組動力誘發學習動機。

8. 同質性組合

以性質相近的學童組成小組,使學習的目標、內容、教學方法等等能更切合學童的需要。

 

9. 有層次的學習方法

複雜的學習內容和技巧,應分析成為有層次漸進的步驟,使學童容易學習和掌握。

 

10. 學習應與社會聯系

學童的學習應與社會緊密聯系,使學童能認識和參與社會活動。

 

「引導式教育」有何特點?

1. 強調全人觀念

強調全人觀念,即人的身體和思維是不可分割的,並以培育傷殘人士的人格發展為目標。

 

2. 誘發學習動機

誘發服務對象的學習動機,鼓勵其積極參與發展個別功能矯正的項目,故此「引導式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而非治療過程。

 

3. 強調所有職員緊密合作

強調所有參與訓練程序的職員必須緊密合作,全面性地評估個別服務對象的能力和需要。故此,訓練程序成功與否,「團隊士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4. 強調以小組形式進行

強調以小組形式進行訓練,通過小組動力和與其他組員的互動,讓服務對象學習所需技能,並能避免服務對象過份依賴有關的職員和專業人士。

 

5. 強調整日具連貫性的訓練計劃

強調整日具連貫性的訓練計劃,故此每一分每一秒對學習來說都可能是重要的。而設計訓練程序時,則採用自然而具實效的模式進行,例如安排服務對象在用膳時間(如午飯/晚飯)學習自己進食。

 

6. 強調環境控制

強調環境控制的重要性,例如用特殊傢俱、仔細編排空間的運用等。

 

7. 強調利用言語和韻律

強調利用言語和韻律,協助服務對象的運動機能協調。

 

如何在學校實施「引導式教育」?

要成功在學校實施「引導式教育」,應以全校參與模式,從辦學理念、教育政策、各項工作目標和實施策略等各方面入手,整合全校的工作項目及工作流程。以下是「引導式教育在學校實施的藍圖」。

 

以上只是各項目的概要,若各位希望對「引導式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請聯絡香港痙攣協會。

 

本文資料由香港耀能協會(前稱香港痙攣協會)提供。

原文出版日期:2005年4月25日

 

引導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