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閉症學生融入主流學校(一)學校的配合
前言: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於04年得到教統局的資助,出版了〈教育心理學實用手冊〉一書,書中文章由教育心理學家執筆,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議。本文正是該書的其中一篇文章。
自閉症學童的其中一個特色,是「重複而刻板的行為模式」,他們如果遇到與平日不同的生活程序,但會不知所措,甚至會出現情緒波動和問題行為。主流學校如何支援自閉症學童?本文列舉一些注意地方,讓同工參考。
讓自閉症學生融入主流學校
-
何謂自閉症?
-
自閉症學生是否有足夠能力應付主流學校的要求?
-
校方和教師應該如何協助患有自閉症的學生適應主流學校的生活?
-
教師可以怎樣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家長?
近年來,政府提倡融合教育,使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可以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自閉症學生便是其中一類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成為不少教師關注的重點。自閉症學生是否適合在主流學校就讀?教師如何去教導和幫助他們?一般同學又如何與自閉症學生相處?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教師們所關心的。
1. 自閉症
志傑是患有自閉症的學生,他融入主流學校,讓我們看看他在學校的一天生活:
今天已經是志傑踏入中學生活的第十天,與過去九天一樣,雖然他可以選擇乘搭不同號數的公共汽車以便更快捷地返回學校,但他卻風雨不改,每天選擇在同一時間等候同一號數的公共汽車回校,毫不理會有其他的選擇。
回到學校後,他不會理睬任何向他打招呼的教師和同學,獨自走到雨天操場的一角,並坐在那熟悉的長椅上。上課的鐘聲響過了後,他並沒有反應,不在乎所有同學已經離開。經過數位教師威逼、利誘、責罵告勸勉,又拉又扯,好不容易才把他帶到教室。上課期間,志傑忽然大叫,撕碎桌上的工作紙並擲向鄰座同學,跟著推倒教師桌面上的文具,衝到教室的一角,將壁報上的時間表撕攔。教師上前勸止,但志傑的情緒還是不能平服。
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學生,類似志傑的情況並不罕見,當中包括做出難以解釋的固執行為、對他人不理會、不願服從上課程序、大笑大叫、情緒失控、抗拒教師的指令、擾亂課堂等。在教師的追查下,發覺志傑在小學時期已有類似的問題,並多番受到同學和其他家長的投訴。
其實,自閉症是因腦部功能先天受損而引致的一種發展性障礙,會導致患者在以下三方面出現明顯的障礙(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教育署,2001):
-
社交發展的障礙:與同年齡的學生比較,自閉症學生缺乏與人建立友誼的能力和社交技巧,因此不會主動與別人交往,多喜歡獨個兒活動,例如他們也比較難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因而嚴重妨礙了他們與別人的交往。
-
溝通的障礙:他們缺乏運用基本身體語言的能力,例如說話時沒有適當的目光接觸和面部表情,而且音調比較古怪和機械化。他們在理解別人的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也有困難,他們有時會重複別人的說話,詞不達意,又或不斷問重複的問題,容易使人誤解。
-
狹窄的興趣及重複而刻板的行為模式:自閉症學生只對有限的東西產生興趣,而且常常堅持以其特定的方式或程序做事,抗拒轉變,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會產生比較大的情緒反應,例如上課時間表、地點、座位、體育課穿運動服等轉變都會使他感到不安,使人覺得他們的行為古怪和難以理解。
Q: 患有自閉症的學生是否都同時有智能障礙?
自閉症學生的表現有頗大的個別差異,志傑只是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但是單從上述的簡單介紹,不難想像一般自閉症學生在適應主流學校生活的時候,必然會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例如不懂與同學和教師溝通、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比較難適應多元化的學校生活等。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就讀主流學校。根據美國1994年的統計,約有三成自閉症人士的智力正常,三成有輕度弱智,四成有中度或嚴重弱智(協康會,1997)。由此可見,自閉症的學生不一定會在智能上出現問題。智力正常的自閉症學生其實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在主流學校裡接受教育。他們的學習模式及行為特徵與一般學生有別,教師因而需要在教學上有所調適。只要有適當的教導和支援,自閉症學生可在主流學校享有愉快的校園生活。
2. 全校參與支援自閉症學生
學校需要在政策、措施和資源調配上有適當的配合,以協助自閉症學生融入主流學校的生活。清晰的政策可以幫助教師界定自己的角色,以及應該採取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措施和適當的資源調配,可以減少教師在教學上所遇到的困難。
2.1 調配有教學經驗的教師
在人力資源調配方面,校方應該安排最富經驗的教師來照顧這類學生,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教授一般學生的方法,所以有比較好的基礎去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校方假如能夠安排有經驗而又對特殊教育有比較多認識的教師來主責這個任務,效果將更理想。
2.2 減輕負責教師的工作量
對於主責照顧自閉症學生的教師,校方應該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和實質的支持,例如適當地減輕他們其他工作,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力去照顧這些學生,建議考慮的措施包括:
-
採用雙班主任制或三班主任制,分擔照顧全班學生的工作
-
安排教學助理協助準備適合的教材,並且在課堂外協助教導自閉症學生
除此之外,切勿安排過多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就讀同一班級。校方必需要衡量教師的能力和時間,以及個別學生所需要的照顧程度,來編排班中的學生組合,以免教師難以照顧他們的需要。
2.3 預早為所有教職員提供適當的培訓
校方需要落實全校參與的理念,強調學校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學生學習的機會,而整個校園都是學習都是學習的場所。因此校內所有教職員都有責任配合,提供支援(教育署,2002)。校方可以邀請專業人士,為所有教職員提供培訓。校長、全體教師、實驗室技術員、圖書管理員、社工、工場助理、以至辦公室職員和校工,都要接受相關的培訓,增加對自閉症的認識,並了解自己的角色。
Q: 教師是否接受培訓,便懂得照顧自閉症的學生?
參考書目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uzan, T., & Buzan, B. (2000). The mind map book. London: BBC Books.
Gray, C. (2002). My social stories book.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A practical guide. West Sussex, England: Wiley Press.
Janzen, J. E. (1996).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autism: A practical guide. Texas: Therapy Skill Builders.
Leaf, R., & McEachin, J. (1999). A work in progress: Behavior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 curriculum for 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autism. New York: DRL Books.
Maurice, C., Green, G., & Luce, S. C. (1996).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ustin, TX: PRO-ED, Inc.
Wing, L. (1996). The autistic spectrum: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London: Constabl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3).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 Geneva: Author.
協康會(1997):《自閉症兒童訓練指南(1-4冊)》,香港:協康會。
黃嚴麗慈(2000):《衝破障礙—自閉症兒童家居學習課程》,香港:突破出版社。
教育署(2001):《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香港:教育署。
課程發展議會(2001):《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全人發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教育署(2002):《特殊學校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計劃指引》,香港:教育署。
本文轉載自
鳴謝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授權轉載
原文出版日期:200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