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小荳芽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它可以提升個人的自尊和成就感。
引言
中國人有云:「三歲定八十」。將這句說話套用在對小孩子的習慣培養方面,就最適切不過。常聽到一些家長(通常是母親)抱怨:「我家的孩子甚麼也不肯做!莫說舖床摺被,就算簡單如洗手、刷牙,也需要我們威迫利誘,甚至動手替他完成。」
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近一、二十年香港的家庭模式已轉變為以核心家庭為主,大多數母親都出外工作,照顧兒童的責任便交給了家中的菲傭,亦有家長在平日把孩子交到祖父母家中託管,到了周未才接回家。無論是因為職責關係,抑或出於愛心和關懷,他們都樂於把小孩子照顧得妥妥當當,因此,孩子能獨立自我照顧的機會不多。
背景
數年前,本校全體教職員因應學生的需要,為學校訂定了一個宏圖:「致力提供優質教育,務求每位畢業生也具備就業的能力」。要學生具備就業的能力,我們便要先了解社會上對求職人士的一般要求。不同的職位當然有不同的學歷或技能上的要求。但無論從事哪一種職業,都必須在自我管理方面達至一定水平。
2001年課程發展議會推出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亦將「自我管理」列入學生必須具備的九種共通能力之一,希望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衝動,保持情緒穩定(課程發展議會,2001)。
自我管理能力無論在個人成長以至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因此,本校的老師們便開始構思一個校本課程,希望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學校的教職員亦有機會參觀了一所「五常法」管理為主的幼稚園。這次的參觀讓我們了解到「五常法」在個人成長以至工作上的重要性,大大加強了我們為低年級學生發展一個新課程的信心。
為了對課程的需求度更加了解,同時希望與家長在校本課程發展方面達成共識,我們特別在家長日由班主任與家長進行討論,以尋求家長對學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及表現上的理解和期望。綜合家長、教師及校內其他專業人員的意見,自二零零二年度學期初開始,我們落實為初組學生開設一個綜合課程 -「成長小荳芽」。
計劃理念
根據柯爾伯格教授(Prof. Lawrence Kohberg)的理論:兒童的德性發展可分為三個層次,就是「他律」→「紀律」→「自律」(譚淑玲,2001)。我們相信,當孩子年幼的時候,他們仍未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作為家長和教師便應該為小孩子定下一些生活上的規則,透過循循善誘的教導,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實習,培養他們遵守紀律的精神,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提升到自律的階段。
本校教師在參觀其他機構,以及閱讀有關將「五常法」管理書籍的時候,了解到如果「五常法」引用到小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個人自理及物品管理的能力和習慣。
由於我們初組的孩子年紀尚幼,因此我們把工商界「五常法」(註1)作為藍本,將有關概念校本化,使之更適合我們的孩子:
校本的五常法
常組織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能夠主動檢查及管理自己的物品。
常整頓
貫徹物品「有名有家」的理念,也就是在物品上貼名稱,並在放置物品的位置上貼文字或相片的視標(icon),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用完的物品要自行收拾,放回原位。
常清潔
培養學生掌握個人清潔的能力,同時更能培養成為一種習慣。
常規範
培養及協助學生訂定生活標準,並且樂意按照所定之生活準則生活。
常自律
提升學生的自律性,能夠並願意自我管理個人的生活。
兒童階段是建立自我的啟蒙期。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人生八階段說中的勤業與自卑(industry vs. inferority),六歲至十二歲的兒童會開始社交活動,並在群體中確立自我的形象及地位(鄭肇楨,1984)。因此本校計劃在訓練學生提升個人自理及物品管理能力的同時,亦著重要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好讓學生自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正確的行為,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計劃內容
目的
本計劃是專為初組學生而設的一個成長訓練課程,透過遊戲和分組實習的形式,讓學生培養個人自理,物品管理以及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以便從小奠定將來自立生活發展的基礎。為了令學生在有規律的訓練下達至整齊有序的目標,本計劃將「五常法」初步的理念融入課程當中,期望能增強其個人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信心,朝向自立生活的目標。
對象
本計劃的主要對象為初組(小一至小三班)學生。由於初組學生是全校年齡組別中最小的,所以我們特別將這個課程命為「成長小荳芽」。
推行方法
為配合學生能力上的差異,所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為三組:
紅豆組(能力稍遜)
綠豆組(能力一般)
黃豆組(能力稍高)
課程內容
課程主要分為三個範疇,包括:
個人自理
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個人衛生知識及技巧,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實習,讓學生能於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物品管理
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對個人物品的管理,包括:控制數量、執拾及清潔等知識及技巧,從而於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物品管理習慣。
社交技巧
主要分為兩組部分,包括多元化教育性遊戲及綜合性活動。前者可讓學生掌握遊戲的技巧,更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到禮讓、輪侯、合作、全力以赴的體育精神;從而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的正確態度。後者則將不同科目的元素結合於活動當中,例如:包含英語及音樂元素的唱遊,發展語言戲劇元素的聽講故事活動等等,此外,還有圖書閱讀、VCD欣賞、手工藝製作等。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在輕鬆的氣氛下與同伴共享學習的樂趣,既可培養學生的興趣,也可啟發他們多方面的潛能,而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生培養到與人和洽相處、分享、共樂的情操,從而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
課程特色
「成長小荳芽」這個校本課程,具備以下的特色:
視覺策略
對兒童來說,透過視覺提示來學習是有效的方法,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教師在課室內貼上各物品的視標,幫助學生將日常物品用後放回原位,或作為學生學習收拾物品的指引。又例如美勞堂完成後,教師會展示一連串的收拾物品程序,讓學生按著指定程序收拾物品。在教學上教師亦利用字卡、圖卡、實物、情境示範等,透過種種視覺策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為了使學生易於記憶各種步驟,教師更編撰有關的兒歌,讓學生一面唸一面實習各項技能,這樣能達至愉快學習的效果。
情境實習
一般來說,個人自理以及物品管理兩大範疇,除了技能方面的教授外,學生的實習至為重要。因此,我們特別改善洗手間的設施,例如:安裝大鏡、風扇、洗浴間;還購置個人梳洗物品、食具等等,讓學生在學習理論之餘,亦能夠實地實習,鞏固課堂所學技巧。
生活實踐
為了讓學生能將個人衛生,與人分享的概念融會於生活之中,特別於群體活動之後安排【茶點】環節。透過觀察,教師了解到學生是否能落實做到進食前洗手,樂於與人分享食物等習慣及態度。除此之外,教師更會在學校日常生活中,例如:午膳前洗手、小息及體育課堂之後抹汗及洗面等等,提供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
照顧學習差異
由於學生在能力上出現頗大程度的差異,本校特別在行政上作出安排,讓三班學生在同一時間上課,方便按能力分組。人手編排亦特別照顧能力較弱的組別,讓自閉症資源組的教師可直接入班協助,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課程編排方面,亦因應不同組別學生的能力和需要,讓學生學習適合程度的內容。
家中訓練
要學生成功地建立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單靠課堂上短短三十分鐘的理論和實習,實在不足夠。故此,本校將成長小荳芽配合家中訓練,希望透過家長的合作,能夠鞏固學生的學習。
家長先透過通告初步了解有關這個家中訓練的意義和目標,並決定是否參與訓練,校方便舉辦家長分享會詳細解釋這個訓練的推行方法;而家長會因應子女本身的需要和能力,為學生訂定目標並進行訓練。
整體而言,家長所扮演的是一個主導的角式,他們有自主權選擇是否參加本計劃,亦「有權」為子女選擇訓練項目、訓練時限。當然我們亦鼓勵家長尊重子女的意願,共同訂定目標。事實上,家長同時扮演導師的角式,包括:指導子女實習、訂定評估標準、給予評估和鼓勵。為了方便家長,家中訓練紀錄冊的紀錄便盡量簡化;家長亦可因應孩子的喜好,將評分三級制演繹為星星、貼紙或分數,家長表示不但他們教得輕鬆,孩子亦學得開心。
評估
評估方面,教師除了透過課堂觀察以評估學生能否掌握所學習的技能,更重要的還是要評估學生能否將所學適切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此外在課堂上教師會特意給予學生「自評」和「他評」的機會。譬如在學生梳頭後,鼓勵他們照鏡,評估自己是否已達標,更讓其他同學對他作出評估,提出建議及讚賞,這種策略,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專注力及批判思考的能力。同時,亦有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他們互相欣賞的情操,以及口語表達的勇氣和能力。
在群處活動堂節,社工及教師因應學生的需要和特性,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集體遊戲,而遊戲的背後意義是希望學生能培養到積極參與、輪候、合作、遵守遊戲規則、與人分享及體育精神。社工和教師特別於遊行前或遊戲進行時向學生說明這些元素,讓學生透過「自評」及「他評」將這些元素強化,甚至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
成效
經過大半年的學習,初組學生在個人自理方面已見成效。以往當美勞堂結束前的十分鐘,對美勞科老師來說,可算是最忙碌的時刻,既要協助學生收拾作品和工具,又要協助他們洗手、抹檯;尤其是當使用完油粉彩之後,孩子的小手簡直髒得「慘不忍睹」。經過「成長小荳芽」課程的訓練,大部份學生均能按照白板上所貼出的「美勞課收拾程序指引」,一步一步去完成自己的收拾工作,然後自律地排隊洗手,最後,自行取閱圖書,好好地利用餘下時間。
家長向科任老師反映,家中訓練切實可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培養到個人自理以及物品管理的能力和習慣。有些家長更按自己子女的需要而自設一些特別的訓練項目,例如:穿皮帶。家長的主動性正推動了本訓練計劃的成效,同時亦啟發了校方主動收集家長意見,以完善此家中訓練內容。
在二零零三年三月至五月期間,正值「非典型肺炎」肆虐,當教師為學生擔心的時候,從電話中家長卻反映學生平日所學習到的洗手技能及習慣,正正幫助了他們從容而安全地渡過了一場瘟疫。學生能掌握到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固然可喜,但重要的還是他們已培養到對個人及環境衛生的正確態度,這才是課程的真正意義!
總結
我們相信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它可以提升個人的成就感和自尊感,尤其是對智障的孩子來說,如果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個人儀表,處理物品井井有條,與人相處友愛和睦,則已可奠定美好人生的初階。為配合學生成長的發展,本年度我們在中組(小四至小六班)特別增設「成長小樹苗」課程,內容主要是延續及深化「成長小荳芽」的學習內容,好讓學生步向美好人生!
(註1)
在各機構【五常法】是用來維持品質環境的一種技術,包括有:
常組織 (Structurise)
常組織的涵義是:判斷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並把它與非必需的物品分開;將必需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並把它放在一個方便的地方。
常整頓 (Systematise)
常整頓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學科,旨在研究你多快就可以取得物品,以及要多久才可以把它儲好。
常清潔 (Sanitise)
常清潔應該由整個機構所有成員,上至執行董事,下至清潔工,一起完成。
常規範 (Standardise)
常規範就是連續地,反覆不斷地堅持常組織、常整頓和常清潔活動。
常自律 (Seif-discipline)
常自律就是向每一個人灌輸按照規定方式做事的能力。(何廣明2000)
參考文獻
課程發展議會(2001):〈「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香港:政府印務局。
譚淑玲(2001):〈親子五常法〉香港:香港五常法協會。
何廣明(2000):〈現代管理「五常法」〉香港:明報出版社。
鄭肇楨(1984):〈心理學〉。香港商業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本專題內容轉載自匡智翠林晨崗學校(2004)〈我們走過的路《卷二》〉,版權屬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所有。